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建瓯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建瓯市人民政府
2024年7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建瓯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闽政〔2024〕5号)和《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南政规〔202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和福建省政府、南平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统筹布局和系统推进相结合,市场为主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深入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优势产品供给五大行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设备水平提升,引导商家适度让利,促进消费品更新换代链条畅通,扩大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助力建瓯打造生态文化融合示范区。到2027年,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二、工作机制
成立建瓯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统筹协调推进我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吴 伟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叶财旺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张年雄 市政府副市长
叶 莉 市政府副市长
练维军 市政府副市长
魏 剑 市政府副市长
徐凡铭 市政府副市长、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成 员:詹荣泉 市政府办主任
吴小飞 市财政局局长
戴 卿 市发改科技局局长
卢晓荣 市工信商务局局长
何华生 市教育局局长
魏德军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振宇 南平市建瓯生态环境局局长
林奕轩 市住建局局长
叶 晖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
王仲海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生有 市林业局局长
吕义德 市卫健局局长
章建兵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林之涛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魏志广 市文体旅局局长
周建强 市供销社主任
王声荣 市茶业发展中心主任
陈 战 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由发改科技局局长戴卿兼任。领导小组成员如因职务变动不再担任成员的,由继任者接任,不再另行发文。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1. 聚焦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围绕竹木加工及笋竹食品、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白酒酿造、茶叶加工等重点行业,以节能降碳、数字化转型、超低排放等为重点方向,升级生产装备、引进智能制造设备,推进“机器换人”步伐。引导重点领域企业对标国内外能效先进水平和标杆水平,实施节能降碳和循环化改造。分行业确定设备更新重点,全面摸排设备更新需求,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茶业发展中心,工业园区管委会)
2. 推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升级。鼓励企业聚焦新型工业化,实施一批重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用好技改融资贴息、技改设备补助等政策,加强资源要素统筹调度,引导现有企业加快实施一批先进产能扩张、绿色节能改造、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到2027年,每年新投产工业技改项目6项以上。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在设计、生产、仓储和运营等环节的数字化改造,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加快淘汰更新能耗排放不达标、安全风险隐患大的老旧装置,每年组织实施重点工业节能改造项目3项以上,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到2027年,全市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力争达到6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科技局、南平市建瓯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工业园区管委会)
3. 推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更新。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重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对城镇生活污水设施、污水管网、环卫设备等更新改造。深化全域城乡体检,对城乡既有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生态环境短板等开展全面综合性体检评估,系统分析成因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明确更新时序。加快推动供水、供气及建筑节能改造设施设备更新,供水方面重点更新改造老旧破损、能耗高、运行效率低、影响水质达标的供水管道设施及居民二次供水(加压调蓄)设施,到2027年,完成新改建供水管网30公里,完成居民小区二次供水(加压调蓄)设施更新改造4处。供气方面重点加快改造或迁建1座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老旧燃气场站,燃气企业完成设施设备更新1套,到2027年,完成6公里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更换液化石油气钢瓶1万支。建筑节能改造方面重点对空调、热水、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系统和外窗(幕墙)更新改造,到2027年,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万平方米。深入实施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补短板、强弱项,到2027年,污水管网智能感知设备改造15个以上,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1座以上,污水管网新建改造100公里以上,更新中转站压缩设备1座。(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南平市建瓯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
4. 加快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持续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快递等领域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鼓励公共机构和私人优先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到2027年,全市更新的公交车辆中,新能源车辆比例达100%,更新的出租(含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车辆中,新能源车辆比例不低于70%。加快推进老旧柴油货车、船舶淘汰,加快高排放营运车辆淘汰更新,到2027年,累计淘汰老旧营运柴油货车40辆,新增货运车辆200辆。推动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更换,到2027年,累计更换电池150块。(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商务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5. 支持老旧农业机械装备升级。加大力度推广老旧农业机械更新,立足丘陵山区现代农业生产对适用农机具需求,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购置更新、报废补贴政策,新建或改造一批粮食烘干中心(点),推动烘干设备改造升级。到2027年,全市水稻产地烘干能力达到95%。〔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6. 着力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设备更新换代。鼓励和支持职业中专(含技工学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定期对现有教学仪器设备进行评估,及时更新不符合需求的老旧设备,满足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到2027年,教育领域设备投资规模保持逐年增长(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鼓励和支持文旅设施设备更新。重点以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目标,加大文旅设施体验和评估,统筹考虑游乐设备、演艺设备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旅娱乐设施等需求,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牵头单位:市文体旅局)。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更新一批医学影像检查和放射治疗设备,迭代升级一批卫生健康信息化设施,补充一批特色中医药诊疗设备,进一步夯实全民健康设施设备基础。到2027年,医疗卫生机构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市卫健局)。
(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7. 加快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专项活动,持续深化汽车促消费活动,鼓励汽车销售企业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销、购车补贴、汽车巡展、汽车进乡镇(社区)等活动,促进汽车换新消费。鼓励新车销售企业完善二手车经营备案手续,拓展二手车买卖业务,为消费者以旧换新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完善充电、停车、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加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开展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定期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检查。(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科技局、公安局、南平市建瓯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供销社)
8. 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鼓励家电综合卖场、品牌连锁零售企业通过发放“以旧换新”购物券、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社区(乡镇)展销会、新开盘小区团购会等形式举办促销活动,对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的消费者给予优惠,提高家电售后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消费体验。鼓励家电品牌企业在乡镇设立专营店、体验店,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动家电售后服务网点下沉,充分挖掘农村家电市场消费潜力。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与家电品牌企业联动,优化旧家电回收、储运、再利用等环节,提升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覆盖面。〔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供销社、市场监管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9. 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安置房、智能适老家居化改造等重点领域,鼓励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和局部升级改造。引导我市竹木家居企业提供更多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家装产品,鼓励各大家居卖场开展线上线下智能家居体验馆、品质家居生活馆,推出价格实惠的产品和服务套餐,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支持家装企业举办专场促销活动,释放家居消费潜力。(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10. 健全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加快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与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合作,统一上门回收废旧消费品,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加强用地规划,保障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回收中心等项目用地需求。推动废旧产品设备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推广上门服务模式。完善公共机构办公设备回收渠道。规范处置强制淘汰、存在严重隐患的报废产品设备,杜绝通过二手交易等方式重新流入市场。到2027年,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3万吨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安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供销社)
11. 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落实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规定,促进便利交易。推动旧货交易市场、二手商品网上交易平台等线上线下市场建设,提高二手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规范化,防范泄露及恶意恢复用户信息。(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供销社)
12. 提升资源再生利用水平。推动资源规模化、循环化利用,引导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完善“互联网+换新+回收+利用”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加快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培育一批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骨干企业,落实退役动力电池、再生材料等进口标准和政策。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减少再生资源进入垃圾清运体系。(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改科技局、南平市建瓯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
(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
13. 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加强标准化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中的引领作用,重点做好竹、茶、酒领域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水产、水果、畜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业为核心,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到2027年,新增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项。(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茶业发展中心)
14. 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创新服务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系列活动,探索企业制度标准创新性建立,引导和服务民营企业以先进标准的研究实施,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工作,鼓励优势企业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推动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商务局、发改科技局)
(五)实施优势产品供给行动
围绕竹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快培育引进一批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进工艺、装备、软件的系统集成和应用。鼓励笋竹制品等优势产品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快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企业抢抓机遇、立足特色、发挥优势、扩大生产,借助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作用,根据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分行业领域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活动,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提升工业领域质量品牌,引导笋竹、机械制造、食品酿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科技局、市场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市直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意义,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做好政策解读,定期调度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营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市直各相关部门要组织精干力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快梳理摸排各领域内设备和产品更新项目,力求在工业企业技改更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老旧小区改造、消费转型、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谋划一批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坚持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老旧营运车船更新补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等,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落实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等税收优惠支持。
(三)加强要素保障。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回收循环利用项目的用能保障,对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建、改建、扩建企业技术改造和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加快节能审查、环评等前期审批手续办理。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转贮存及再生资源回收设施,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优先保障用地需求。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