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小桥北苑贡茶古道(魏诗琦 摄)
建瓯古称建州,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1800多年的建县史,是福建最早的四个建置县之一。建瓯北苑贡茶,现在是建瓯市的特产,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北苑贡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历经宋、元、明等朝代,持续御贡达458年,成为中国贡茶史绝唱。宋代周绛赞:“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
近年来,建瓯在“茶产业”上,大力实施北苑贡茶复兴行动计划,全市上下共同打造“千年建州·北苑贡茶”区域公用品牌,建瓯境内生产的茶叶共同使用“北苑贡茶”公用品牌,不断提升建瓯茶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通过“三茶”统筹,高质量推动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果。
1月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公布《北苑御焙遗址保护规划》,这意味着建瓯可以启动北苑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同时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要求,有序推进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让北苑贡茶复兴行动计划再进一大步。
北苑贡茶 独冠天下
中国历史上,朝廷在产区设立三大皇家贡茶院:顾渚山贡茶院、建安贡茶园、武夷御茶园。而位于今天建瓯市东峰镇裴桥村的皇家北苑御焙遗址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的官办御焙衙署遗址。经考古发现有北苑茶事摩崖石刻、御泉井、龙凤池等一批官署行衙建筑遗迹,也充分显示了北苑贡茶在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地位。
“建州东,凤皇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建溪之畔、壑源村边,这一方北宋庆历年间的摩崖石刻,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块御贡茶事石刻。
如今,这一方摩崖石刻是东峰茶园里独特的风景,亦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它被确认为北宋庆历年福建路转运使柯适所书“北苑茶事题记”,概述了建造北苑御茶园的时间、地理位置、规模、范围、建筑和配套工程。
1995年,福建省博物馆在北苑茶事摩崖石刻附近进行了考古挖掘,发现龙井、砖、石构建筑墙基、台基、挡土墙、院落、天井、道路、水沟、水池、陶水管道、砖土灶、灰坑及大批陶瓷器。出土文物资料表明,此地正是我国最早的官办茶叶衙署遗址——北苑御焙遗址。
于是,一段长达458年的贡茶史被掀开。
唐末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建州人张廷晖将凤凰山方圆30里茶山悉数献给闽王王延钧,闽王将其列为皇家御茶园,因地处闽国北部,故称“北苑”。此后,北苑茶入贡六朝(五代的闽和南唐、北宋、南宋、元、明),历时458年。
公元975年,历史进程到达北宋,北苑茶也迎来了自己的兴盛期。
宋代的贡茶制度在沿袭唐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变化,随着顾渚山贡茶院的衰落,北宋朝廷在建安(今建瓯)设立贡茶园,专门负责宫廷饮茶的供给。宋代学者赵汝砺在《北苑别录》记载:“建安之东三十里,有山曰凤凰,其下直北苑,旁联诸焙。厥土赤壤,厥茶惟上上。太平兴国中,初为御焙。庆历中,漕台益重其事,品数日增,制度日精,厥今茶自北苑者,独冠天下。”
在贡茶数量上,宋代贡茶园也远超前代。熊蕃在《宣和北苑贡茶录》中记载:“太平兴国初,贡五十片……累增至元符,以片记者一万八千,视初已加数倍,而尤未盛,今则为四万七千一百片有奇矣。”
在北苑贡茶体系发展中,两位人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前有丁谓后有蔡襄,北苑茶“始于丁谓,成于蔡君谟”。咸平年间,丁谓为福建转运使。宋真宗下诏命他督造建安贡茶,先造凤团,后造龙团,初贡不过四十饼,“专以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而未尝见”。庆历中期,蔡襄知建州继任福建转运使,改制小龙团,其品极精,谓之“小龙团”。
宋代北苑茶园不仅茶产量巨大,且从制作工艺、外部包装、保存方面,都比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这样描述北苑的贡茶:“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甲于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举,海内晏然。……近岁以来,采摘之精,制做之工,品第之盛,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2006年,北苑御焙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国保级涉茶遗址。2022年,北苑御焙遗址被福建省文物局列入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北苑诗文 独领风骚
是否能够想象:260多位文人赞誉北苑茶,为此写出的诗词超过1000首,这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场景!可想而知,北苑茶是有多大的魅力。而这魅力,来自于北苑茶的品质。
宫廷对贡茶的要求非常严格,皇帝依据自己的口味对进贡的茶叶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采办贡茶的官员,地方官也会精选茶叶,甚至调整茶叶采摘的时间、加工的方法等。这些无形中的间接调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北苑贡茶之所以力压群芳,是因为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且形成一套完备的制作流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里对北苑贡茶制作评价为:“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北苑别录》载:“北苑茶制作需要经过采茶、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焙茶)等工序。”北苑始终秉承“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的标准,对制造工艺要求之精微,筑就了“茶之精绝者,乃在北苑”的无上地位。
诗因茶而诗兴更浓,茶因诗而茶名愈远。正是因为北苑茶的茶质精美、制作精良,也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及爱茶人士的目光。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赞誉北苑茶的文人士大夫有丁谓、蔡襄、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范仲淹、沈括、苏轼、陆游、朱熹等260多位,诗词达1000余首。数量之多、名家之盛、声誉之高,在中国茶史上极为少见。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出自苏轼的《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黄庭坚在《满庭芳》写道:“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欧阳修的《尝新苛呈圣俞》提到:“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丁谓在《北苑焙新茶并序》中赞叹:“北苑龙茶著,甘鲜的是珍。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陆游在建州任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一职时,一首《建安雪》道出了对北苑茶的挚爱:“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
由于北苑贡茶的兴盛,引发宋代茶学研究风行,这里面就有世界茶史上唯一一位亲撰茶著的帝王——宋徽宗。他爱北苑茶至深,为北苑茶撰写了专著《大观茶论》。除此之外,先后有丁谓《建安茶录》、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等茶学专著24部之多。
粗略统计,北苑茶学专著占整个宋代茶书的三分之二。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就北苑贡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等作了详细记录;赵汝砺则在《北苑别录》中,记述了北苑御茶园的采摘、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等制茶过程及贡茶的等级;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中,主要记述了建安茶叶之产地、品种、采制、品质及劣质茶的成因等。
如此众多的茶书专门叙述一个地方的茶叶生产制作与点茶技艺,这在中外茶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北苑茶香 今日更香
“北苑文化是世界茶史最为璀璨的一页,是中国茶文化的巅峰”。还记得2023年11月13日,在北苑贡茶文化节上,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赵州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孙晓,日本小笠原流煎茶道五代目家元小笠原秀道等茶业茶道茶学顶尖专家在发言中,均对北苑贡茶和北苑茶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评价,让建瓯复兴北苑贡茶更增添了底气。
近年来,建瓯用心用情讲好北苑历史:打造展示阵地,北苑贡茶研究院北京交流中心在国家图书馆正式揭牌,举办“千年建州 北苑贡茶——书香茶韵”主题书法(刻字)艺术作品比赛。做强文化支撑,成立建瓯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开展“文化赋魂 北苑复兴”——青年人才“夜话经济”活动。丰富特色活动,丰富茶事活动形式,先后举办北苑喊山、开畲、茗战等传统茶事活动,组建北苑贡茶研究院点茶团队。
北苑御焙遗址的历史独特性和唯一性,是北苑贡茶复兴行动计划的重要信心来源。为此,建瓯着力加强遗址保护。在2021年,建瓯市为北苑贡茶重点文物(重要遗址)投保4亿元,聘请考古专家组团开展考古调查。
近年来,建瓯更是积极推动“北苑御焙遗址主动性考古挖掘项目”立项,启动北苑御焙遗址原发掘646平方米的复揭利用。对标《北苑御焙遗址保护规划》和北苑御焙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要求,抓紧做好遗址核心保护区及周边保护区改造和提升工作,启动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助推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当前,建瓯正谋划推进北苑御焙遗址博物馆、茶神庙、中国宋元茶文化博物馆、北苑贡茶制作工艺体验馆、北苑名人展示馆等项目,不断提升北苑御焙遗址活化利用水平。
与此同时,建瓯进一步深化茶旅融合。以创建5A级景区为目标,编制《北苑茶旅融合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北苑御焙遗址考古公园、“大地指纹”茶宿集、茶神庙等项目。设计推出北苑“寻茶之旅”线路,以北苑贡茶为主题,串联北苑御焙遗址、北苑御焙贡茶研习所、百年乌龙茶园、茶神庙、闽北乌龙茶科技小院等茶旅景点,推出半日游、一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建立“北苑贡茶”公用标识授权体系,确认授权使用北苑贡茶商标26家、茶神Q版像26家,用于泡袋、礼盒、广告等方面的宣传。
在这个过程中,建瓯不断振兴茶叶产业。截至目前,建瓯现有茶园面积14.1万亩,毛茶总产量2.06万吨,涉茶总产值达48.3亿元。其中,绿色生态茶园10.7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80%。完成绿色生态茶园“体检”及全市《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承诺书》签订全覆盖,抽取80个土壤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当前已通过省级创建资格现场审查,土壤检测全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建瓯市将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获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东游盛地茶园还被评为最美绿色生态茶园。
“北苑贡茶·龙团凤饼”入选国家版本馆永久收藏,建瓯水仙、建瓯矮脚乌龙被收集登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北苑贡茶上榜福建省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东峰矮脚乌龙”“北苑贡茶”分列“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第十九组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61名、第73名……
千年茗香今更盛,如今的北苑贡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正在续写着“东方树叶”新的传奇。(来源:闽北日报 作者:裴礼辉 魏剑生)
务”,随时在手机上关注本站更新的信息